藍天之下的越秀公園五羊雕像。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 |
近日,《廣州市文化廣場設計研究》開始招標,其中透露,未來將在全市范圍內推進文化廣場建設工作,以建設“高品質城市微客廳”為目標,建設“有故事”“小而精”的市民文化廣場,而高品質的雕塑將是文化廣場的靈魂和焦點。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現狀:分布不均 水平不高
實際上,2015年《廣州市雕塑總體規劃》修編時,規劃編制單位對廣州全市的雕塑現狀進行過摸查:廣州共有1245座城市雕塑,但分布極不均衡。其中,越秀區共擁有415座城市雕塑,占全部城市雕塑數量的1/3,居各區之首。另外,番禺、海珠、荔灣等區的城市雕塑數量也超過百座,但白云、花都、從化、南沙等外圍轄區的雕塑數量明顯較少,各區城市雕塑建設規模差異很大。而且廣州市市域40%的城市雕塑位于公園綠地和城市廣場,商業設施、交通門戶、城市街道、濱水空間等其他公共空間城市雕塑缺乏。
與此同時,規劃編制單位認為這些雕塑水平不高,在1245座雕塑中僅篩選出30座主體特色鮮明、設計制作水平高、可達性和觀賞體驗俱佳、有一定公眾知名度、能留下較為深刻感知印象的標志性城市雕塑。
近年來,廣州城市空間的品質化提升工作穩步推進。正在公示的《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以及總體規劃之下的《廣州總體城市設計》進一步明確要以小微視角修補城市,推進城市東、中、西三大城市客廳建設,對其進行空間環境整治及景觀提升,在植物綠化、燈光照明、路面鋪裝、景觀小品、街道家居、無障礙設施、標識系統等景觀要素方面實施修復提升。
建設:打造“有故事”“小而精”的文化廣場
本次進行招標的《廣州市文化廣場設計研究》透露,根據廣州市全要素品質化提升示范路暨文化廣場建設推進工作會會議要求,廣州市政府要求在近年內在全市范圍內推進文化廣場建設工作。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指導,創作一批具有時代感的雕塑,建設“有故事”“小而精”的市民文化廣場,推動實現“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
文化廣場建設可采用新建、改建、擴建三種方式
舊城區可采用改建和擴建的方式,優先利用存量空間
城市文化廣場的整體環境設計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以此地的自然環境特征和歷史人文特色為依據,深入挖掘城市的歷史,傳承城市的基因,彰顯自身的特色。在現代都市區及城市新區可以依照場地特征選擇抽象、簡潔、雅致的現代主義雕塑。
在舊城區尤其是歷史街區范圍內優先選擇“南粵先賢”雕塑公園內的現有雕塑作品,將先賢人物的歷史故事、主題特色與廣場的文化本底、景觀風貌和功能需求相結合,讓文化廣場有故事、有內涵。
規劃:要建設10處標志性城市雕塑
本次招標公告中提出,編制的參考依據之一是《廣州市雕塑總體規劃》。2015年公示的《廣州市雕塑總體規劃》就提出,要塑造廣州城市名片,打造出更多“五羊雕塑”式的城市地標。近期將重點打造城市雕塑宣傳展示的“一中心五平臺”——選取新城市中軸線作為廣州公共藝術交流中心,廣州雕塑公園、大學城公共藝術展示平臺、廣鋼公園公共藝術展示平臺、廣州金融城公共藝術展示平臺和北京路公共藝術展示平臺;建設10處標志性城市雕塑并啟動12個重點區域的城市雕塑建設。
市民文化廣場和雕塑的建設都需要廣泛聽取民意,雕塑怎樣建?廣場怎么建?市民要有話事權。招標公告中明確要求,在市民廣場選址及設計過程中,注重發揮專家的作用;堅持公眾參與政策,吸納多方代表參與意見,使選址及設計方案得到普遍的支持。
而《廣州市雕塑總體規劃》也提出,在規范管理和保障機制上,建立以策劃人、藝術家為創作主體,雕塑委員會為評審主體,廣大市民為評議主體,市城市雕塑辦公室為組織推進主體的四位一體組織保障機制。